合肥卧涛

您专业的项目申报定制平台!400-0507-580

项目申报咨询:15855199550项目申报咨询:15855199550

卧涛精准把握政策动向

安徽省制造基础技术与关键部位重点专项申报流程、单位、要求、方式

作者: 编辑: 来源: 发布日期: 2022.10.19

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安徽省制造基础技术与关键部位重点专项申报流程、单位、要求、方式等相关内容,如有关于项目申报的问题可咨询热线:15656027297(V同号)

一、项目申报流程

1.申报单位按指南支持方向的研究内容组织申报申报,项目可以设立课题。项目应整体申报,并覆盖相应指导方向的全部考核指标。项目申报单位推荐1名科研人员担任项目负责人,每项项目设一名负责人,由项目负责人担任项目负责人。

2.项目组织实施要整合全国相关领域的优势创新团队,聚焦研发问题,加强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典型应用示范各项任务间的统筹衔接,集中力量,联合攻关。

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申报和评审分为两个阶段:填写预报书和正式申报。

项目申报单位按照《指南》的相关要求,提交一份3000字左右的项目预申报书,详细说明申报项目的目标、指标、创新思路、技术路线和研究基础。自指南发布日起至申请预申报截止日起,不得少于50天。

--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应与所有参与单位签订联合申报协议,明确协议签署时间;项目牵头申报单位、项目申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要签订诚信承诺书,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和参与单位要严格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严格审核申报材料,杜绝夸大、弄虚作假。

各推荐单位要加强对申报材料的审核。

通过国家科技信息系统统一报送推荐项目。

--项目预申报由专业机构受理。为确保合理竞争度,当申报团队数量不超过拟支持项目数量时,指南方向不启动后续项目评审立项程序,择期重新研究发布指南。

--专业机构组织形式审查,根据申报情况开展第一轮评审。第一轮评审不必由项目负责人进行答辩。根据专家评审结果,筛选出3-4倍以上申报项目,进行答辩评审。未进入答辩评审的申报项目,应及时反馈项目申报单位及项目负责人。

--申报单位收到专业机构通知进入答辩评审的通知后,通过国家科技信息系统填写并提交正式申报书。受理正式申报单的期限为30天。

--专业机构对进入答辩评审的项目申报进行形式审查,组织答辩评审。报名者通过网络视频进行答辩。根据专家评议结果,择优立项。支持1~2个项目的指导方向,原则上只支持一个项目,如果评审结果前两个项目评价相近,且技术路线明显不同,可以同时支持,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实施中期评估,根据评价结果确定后续支持方式。

二、推荐单位申报

1.国务院有关部门的科技主管部门;2.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科技主管部门;

3.行业协会由原工业部门转制而成;

4.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纳入科技部试点范围,评估结果为 A类,由科技部和财政部牵头组建的科技服务创新联盟。

各推荐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职能和业务范围,对推荐项目的真实性负责。国务院有关部门推荐与其有业务指导关系的单位;行业协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行业试点联盟、省级科技主管部门推荐会员单位。推荐单位名单公布于国家科技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

三、申报条件

1.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和参与单位应为中国大陆注册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注册时间为2020年2月28日前,具有较强的科技研发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机关不得牵头申报,也不得参与申报。

项目申报单位、项目参与单位、项目团队成员诚信状况良好,无严重科研违法记录,无相关社会领域信用“黑名单”。

同一项目申报单位只能通过单一推荐单位申报,不得重复申报、重复申报。

2.项目负责人须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

1月1日以后出生,每年不能少于6个月。

3.鼓励青年科技工作者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强化目标导向和需求导向,积极牵头申报青年科学家项目和其他项目(课题),大胆探索新路径、新方法,更好服务于专项总体目标实现。

4.原则上,项目负责人应是项目主体研究思路的提出者和实际主持研究的科技人员。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机关(包括其他行使科技计划管理职能的人员)不得申报项目(课题)。

5.项目负责人申报的项目(项目)仅限一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30-重大项目的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不得牵头申报项目(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重大项目负责人(不含项目负责人)不得参与申报项目(课题)。

项目(项目)负责人、项目骨干项目(课题)总数不得超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在研项目(课题)总数不得超过2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研发计划、重大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不得因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课题)而退出目前承担的项目(含任务或课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和项目骨干退出项目研发团队后,在原项目执行期内原则上不得牵头或参与申报新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计划任务书执行期(包括延期执行期)至2021年8月31日之前在研项目(包括任务或课题)不在限项范围内。

6.特邀咨询员不得申报项目(项目);

本年度项目指南或施方案专家不得申报。

7.外籍科学家及港澳台地区受聘单位的外籍科学家,可作为重点专项项目(项目)负责人;全职受聘人员须由内地聘用单位提供全职聘用的有效材料;非全职人员须由内地聘用单位与境外单位同时提供有效聘用材料,并作为项目预申报材料一并提交。

8.申报项目受理后,申报单位、负责人原则上不得更改。9.具体项目申报要求详见各重点专项申报指南。

申报单位在正式申报前,可通过国家科技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查询相关科研人员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情况,避免重复申报。

四、具体申报方式

1.网上填报.本次申报实行无纸化申报,请各申报单位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疫情防控要求,创新工作方法,充分运用视频会议、线上办公平台等信息化手段组建研发团队,减少人员聚集,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进行网上填报。项

目管理专业机构将在网上提交的报名表作为后续形式审查和项目评审的依据。申报材料所需的附件材料均以电子扫描件上传。确因疫情原因暂时无法提供的,请提交依托单位出具的说明材料,由项目管理专业机构根据情况通知补交。

2021年度国家重点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了国家重点研发专项,以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根据本重点专项实施方案部署,现发布《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重点专项的总体目标是:以高速精密重载智能轴承、高端液压密封件、高性能齿轮传动系统、传感器、高端仪器仪表、先进铸造、清洁热处理、表面工程、清洁切削等基础工艺为重点,着力开展基础前沿技术研究,突破一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提升基础保障能力。加强基础数据库、工业验证平台、核心技术标准的研究,为关键零部件、工艺技术水平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实施该专项,进一步夯实基础制造技术基础,掌握关键基础零部件、基础制造工艺、传感器、高端仪器仪表等关键技术,提高基础制造技术和关键部件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交通、航空航天、数控机床、盾构、农机、矿山设备、新能源等重点领域的自主配套能力。

重点专项围绕关键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先进传感器、高端仪器仪表、基础技术保障五个方向部署实施。

2021年,指南将按照共性关键技术类和示范应用类启动18项,其中国家拨款总额约1.8亿元(其中青年科学家方向1.1~1.9项目,国家拨款不超过4500万元)。为了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在关键技术和关键部件上进行技术创新,支持关键共性技术项目(非青年科学家项目)的经费比例不低于1:1;示范应用项目的配套资金和国家拨款比例不低于2:1。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

项目按指南二级标题的研究方向统一申报(如1.1)。每个项目拟支持的项目数为1-2个,实施周期不超过3年。申报项目的研究内容必须涵盖所有研究内容和评估指标,包括在二级标题下的指导方针。共性关键技术项目(非青年科学家项目)和示范应用项目下设项目数量不得超过5项,参与单位总数不得超过10家。本项目设一名项目负责人,每项项目设一名项目负责人。

青年科学家项目不再设项目,参与单位不超过3家。本项目设一名项目负责人,青年科学家项目负责人的年龄要求为:男的是1983年1月1日以后,女的是1981年1月1日以后。原则上,其他团队成员的年龄要求与上述相同。

指南中的支持数为1-2项,指的是:在同一研究方向上,当

当申报项目评审结果相近或技术路线差异明显时,可同时支持上述两项。2个项目将分两期进行支持。第一阶段完成后,将评估2个项目的实施情况,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后续支持模式。

1.共性关键技术

1.1滚动轴承基础物理参数检测(青年科学家项目)

研究内容:滚动轴承润滑性能检测的原理和方法;滚子轴承旋转组件温度检测的原理和技术研究;对滚动轴承内部游隙和受力状态的检测原理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开展滚动轴承物理参数检测的技术验证;

考核指标:研制出轴承油膜厚度和分布、旋转组件温度、轴承内部游隙和受力状态的检测装置;油膜厚度测量范围为0.1~300μ m,分辨率优于0.1μ m;在运行工况下,轴承内外套圈、保持架温度范围在 RT~180℃范围内,精度优于±0.5℃,转速不低于30000转/分钟;在运行状态下,力测量范围不小于轴承额定动载的30%,精度优于±1% FS,申请了3项以上发明专利。

1.2滚动轴承的装配基础及智能装配(青年科学家项目)

研究内容:研究滚动轴承装配工艺对服役性能影响的机理,以及滚动轴承装配工艺对其服役性能的影响机理;滚动轴承总成/转子系统装配工艺参数优化方法及软件系统的研究;针对滚动轴承组件/转子系统的装调过程开发了智能装配原理验证系统,实现了精确检测、自动调整和自适应压装,提高了轴承合套成功率。

考核指标:轴承在服役性能模拟预测中考虑了滚动轴承装调工艺参数,预测精度大于70%;装配工艺参数优化软件可以精确计算轴承组件的最优配、装调载荷、装调相位、连接载荷等参数;滚动轴承智能装配工艺装置装配过程力载荷的检测和控制精度优于±0.5% FS;

位移测量和调整精度优于0.2微米,申请了3项以上的发明专利。

1.3液压元件高功率密度摩擦副寿命预测与寿命的设计(青年)

科学家计划)

研究内容:对液压元件摩擦副进行多自由度多自由度动力学特征性、固-液一热多场耦合建模理论研究;研究摩擦副间隙油膜关键参数原位测试原理;研究了高速重载摩擦副的性能退化规律及典型损伤机理,建立了界面累积损伤及元件性能动态退化的评估模型;研究新型摩擦副调节延寿设计方法,进行相关试验验证。

考核指标:摩擦副油膜性能分析及动态演化仿真软件各1套;液压元件摩擦副油膜参数分布测试装置1套,包括油膜厚度场、温度场、压力场最少3个在线测试功能;在航空航天领域,液压元件功率密度提高20%以上,发明专利2项以上。

1.4高性能液压阀性能在线监测及智能控制(青年科学家项目)

研究内容:液压阀口磨损和阀芯卡滞机理和演化规律;建立液压阀性能衰退预测模型;研究电液控制阀在使用过程中实时补偿技术,开发可编程集成控制器,实现性能监测和故障诊断功能,并进行相关试验验证。

考核指标:智能高可靠型电液控制阀2台以上;控制精度在0.1%以下,典型故障检测类型≥5类,识别率在80%以上;具备IO-link总线通讯接口位置控制精度不低于1% FS,申请发明专利3项以上。

1.5齿轮传动系统的多维信息感知与智能维护(青年科学家项目)

研究内容:深入研究传动/感知/控制智能化齿轮传动系统,探索全寿命周期内轮齿损伤(如点蚀、磨损、胶合、断齿)、应力、温度、振动等多维信息的监测方法;研究了齿轮传动系统的多维故障自诊断和自适应调整等智能运维机制;采用智能预测方法研究齿轮传动系统的使用性能和剩余寿命。

考核指标:智能感知与智能运维验证系统1套;具有对传动系统内部应力、温度、振动和轮齿损伤的监测功能,监测精度在5%以上;具备智能维护功能,故障自诊断准确率不低于80%,申请发明专利3项以上。

1.6柔性应变传感器阵列的二维材料(青年科学家项目)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二维材料的柔性应变传感器敏感材料性能调控方法及其微观机理;研究应变敏感材料,传感器结构,可靠性和封装技术,柔性应变传感阵列加工方法;长期持续的工业或人体表皮的监测验证。

测试指标:传感器应变系数≥500、拉伸强度≥50%、最低检测限≤0.08%、循环稳定性≥50000@5%应变、响应时间≤50毫秒;阵列性能离散度≤5%;研制可穿戴式应变传感集成系统原型,申请发明专利3项以上,技术规范或标准1项以上。

1.7磁电阻传感器(青年科学家项目)

研究内容:对敏感材料、原理、结构进行了研究;低噪声磁性多层膜结构材料的研究;研究了电阻-微机电、电阻-超导一体化调制效应的机理;对高灵敏磁传感器芯片的制造工艺进行研究;研究了传感器噪声抑制,磁通汇聚,三维集成,封装等关键技术;传感器专用集成电路芯片的设计研究;开发了样机,并在现场进行了验证。

评价指标:磁传感器灵敏度优于200毫伏/伏/奥、范围≤±100μ T、功率≤100毫瓦、本底噪声≤1 pT/√ Hz@1Hz;申请3项以上发明专利。

1.8 MEMS三维电场传感器(青年科学家项目)

研究内容:对 MEMS三维电场传感器的敏感机理及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了抑制三分量电场耦合干扰的方法和高精度测量方法;对传感器制备工艺、抗表面电荷积聚封装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对传感器弱信号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研制了原型传感器并进行了工业试验验证。

考核指标:传感器测量范围0-100千伏/米;单分量电场分辨率优于1 V/m,轴间耦合小于5%,准确度在5%以上;传感器敏感结构尺寸为12毫米×12毫米;申请发明专利3项以上,技术规范或标准1项以上;

1.9硅基金属厚膜制造工艺基础(青年科学家项目)

研究内容:基于硅基 MEMS的圆片级厚金属膜工艺兼容性技术;厚金属膜材料力学性能匹配的研究方法、工艺及现场测试

研究硅基厚金属膜的微结构释放技术;基于硅基 MEMS的厚金属膜工艺能力验证与评价;

考核指标:建立硅基厚金属薄膜的生产工艺体系。

金属膜厚度≥5微米,厚度误差≤±3%;工艺验证设备数量≥2项,申请发明专利3项以上。

1.10独立电液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对典型非道路移动机械电液控制系统构型和参数优选方案进行了研究;开发集成电液控制执行器;开发了硬件在环仿真与测试系统,研究了功率匹配与高效的能量管理方法;对分布电液控制系统采用高动态泵阀复合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相关试验验证。

考核指标:分布式电液控制执行器1套,适用于非道路移动机械整机,比原机型降低40%;1套分布式电液控制系统的能效分析与优化设计软件;总线数字控制器1套,流量控制误差≤2%;1套模拟测试平台,申请发明专利2项以上。

1.11基于硅基的高精度工业测控压力传感器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压差、表压、绝压等高精度压力传感器芯片的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基于硅基微机械加工的应力控制方法和传感器的高可靠封装/组装技术;研究了宽温区温度补偿校准方法,实现了基于自主开发的压力敏感芯片系列压力传感器在流程工业和装备工业中的应用验证。

评价指标:差压传感器的测量范围为0.015 MPa,非线性误差为0.3%。

迟滞0.05% FS,-40-85℃;表压传感器测量范围为0.5 MPa,非线性误差0.2%,滞后0.05% FS,40-85℃;绝压传感器测量范围为3 MPa,准确度0.02% FS,工作温度-40-85℃;高温压力传感器量程2 MPa,准确度0.25%,工作温度-55-250℃,响应频率≥400 kHz;压力变送器的准确度为0.05% FS,申请了5项以上的发明专利.

1.12减速器状态监测工业机器人传感器的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对机器人减速器零件表面进行薄膜应变传感器原位集成工艺、设计制造和可靠性技术研究;研究适用于减速器内部环境的无线应变传感器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 MEMS薄膜声发射传感器的设计与可靠性;该传感器已应用于谐波减速器及旋转矢量减速器。

考核指标:谐波减速器应变传感器灵敏度因子≥1.5、电阻温度系数≤110 ppm、线宽≤10μ m@曲率半径62.5μ m基板;RV减速器无线应变传感器在0~1000微米范围内,误差≤±1%;声发射传感器在40-400 kHz的频率范围内,灵敏度超过60 dB;申请专利3项以上。

1.13安全可信技术开放式 NC系统

研究内容:开放式 NC系统协议安全,密码资源管理,数据安全等应用技术;研究数控系统的关键技术,如密码应用、身份管理和管理平台;开发可信密码控制模块,实现数控系统集成;构造数控系统的安全可信体系结构和标准规范,包括可信度量、可信验证和信任链传递方法;安全可信在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应用

NC系统应用验证.

评价指标:符合 GMT0028-2014 《密码模块安全技术要求》,加解密延迟小于1毫秒;基于可信密码模块的安全 CNC系统具有8级以上的访问权限;数据传输和解密吞吐率在100 MB/S以上;可信互操作协议支持三种以上的数控设备互联互通协议,标准规范3项以上。

1.14智能化工业控制安全集成增强技术

研究内容:对智能网联工业控制安全集成风险的多重耦合机制、失效判定方法和入侵/故障检测技术进行了研究;对实时状态分析、动态风险预测、智能决策支持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提高设备安全性的信息模型和数据访问方式;开发工业控制安全一体化增强装置,在大型装置、流程工业等领域进行应用验证。

考核指标:2套增强装置,支持6个以上的工业协议,具有在线分析、动态调整、协同验证等关键安全指标;知识库和算法库5类以上;具备功能安全完整性SIL3、信息安全SL2的仪表及控制设备3项以上;标准规范制定2项或2项以上。

1.15典型工艺信息安全防护的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以工业互联网为基础,研究典型生产工艺与设备的攻击脆弱性机理及其响应机制;研究嵌入工业特征信息安全防护关键技术;开发智能安全防护系统原型系统;建立测试验证平台,在典型流程工业中进行应用验证。

评价指标:智能信息安全防护原型系统的可配置和可移植性

2套,支持6个以上的工业协议;功能安全完整性等级SIL2、信息安全等级SL2;申请发明专利5项以上,标准规范2项以上。

2.示范应用

2.1关键传感器的研制与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集成多路电压传感器的设计、高低压可靠隔离、高电压切换开关、高精度模数转换技术的研究;研究宽量程电流传感器芯片的设计与可靠性技术;研究电机位置传感器薄膜材料的工艺、设计和制造工艺,以及信号调理电路的开发;开发传感器和模块化应用技术,示范应用于电动汽车等领域。

考核指标:最大检测电压为1000 V,电压检测精度高于0.5%,采样率≥1 MHz,分辨率≥12 Bit;电流传感器直流量程±1000 A,精度高于0.1%;电机位置传感器转速范围0-30000转/分钟,分辨率≥16比特(角度范围360度),系统延迟≤2 us;高压母线电流检测,功能安全等级 ASILB;传感器的可靠性水平满足不同用户单位的要求。

2.2电池组安全传感器的开发与示范应用

研究内容:电池组单体电压和温度检测方法、高速模数转换和多芯片扩展技术;研究电池热失控压力、 VOC (VOC)、气溶胶等传感器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式传感器和模块化应用技术,示范应用于电动汽车等领域.

考核指标:直流单体电压监测范围±5 V,测量精度优于±2.5毫伏;热失控监测传感器的压力测量范围为50-250 kPa,误差≤

±1.5 kPa,响应速度在100毫秒以上;VOC传感器检测的气体成分包括: CO,CO2, C?。H4, CH?O有机挥发物,在0~5000 ppm范围内,误差≤±15%;气溶胶传感器测量范围为200~5000μ g/m3,误差≤±15%;整机安全性:防止乘客仓着火 ASILD,防止人员触电;传感可靠度满足不同用户单位的要求。

2.3关键传感器在医疗影像设备中的开发与示范应用

研究内容:设计和制造硅基光电倍增管的 SiPM辐射传感器;磁栅位置传感器的设计制造与抗辐照技术研究;高分辨磁场传感器在强磁场背景下的设计与制造;研究传感器敏感元件及相关抗辐射调理电路的设计;研制的传感器应用于 CT (CT)、 PET (PET)、影像引导放疗(RT)、磁共振(MR)等医疗影像设备。

考核指标:光子探测效率≥50%、增益≥2.5×106、单光子时间分辨率小于100 ps;磁栅位置传感器分辨率≤1μ m,抗辐照能力≥100000 cGy;磁场传感器分辨率≤10μ T@1.5 T,灵敏度优于30 nT/Hzl/2;上述传感器至少应用于2类医疗影像设备;传感器可靠度满足不同用户单位的要求。

2021年度国家重点专项项目申报指南格式

审查条件要求

申报的项目必须符合下列形式的条件要求。

1.推荐程序及填写要求

(1)推荐信由指南指定的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发出。

(2)申报单位必须通过单一推荐单位申报同一项目,不得重复申报、重复申报。

(3)项目申报(包括预申报和正式申报)内容与申报指南方向一致。

(4)按格式要求填写项目申报书和附件。

2.申报人的资格要求

(1)项目负责人必须是1961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

(2)青年科学家项目负责人应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男性出生日期为1983年1月1日以后,女性出生日期为1981年1月1日以后。原则上,其他团队成员的年龄要求与上述相同。

(3)外籍科学家及港、澳、台地区外籍科学家,可作为重点专项项目(项目)负责人,全职受聘人员须由内地聘用单位提供全职聘用的有效材料,非全职人员须由内地聘用

聘用单位与境外单位同时提供有效材料,并作为项目申报材料一并提交。

(4)项目负责人申报的项目(项目)仅限一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重大项目的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不得牵头申报项目(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2030重大项目的研究

项目负责人(不包括项目负责人)不得参与项目(项目)的申报。

(5)特邀咨评委无法申报项目(项目);参与本年度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或年度项目指南编制工作的专家不得申报。

(6)诚信状况良好,无严重科研行为记录,未列入相关社会领域信用“黑名单”。

(7)中央和地方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包括科技计画)

其他具有管理职能的人员)不得申报项目(项目)。

3.申报单位的资格条件

(1)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在中国大陆注册登记的法人单位。机关不得作为申报单位申报。

(2)截止到2020年2月28日。

(3)诚信状况良好,无严重科研行为记录,未列入相关社会领域信用“黑名单”。

4.其他形式审查本重点专项指南规定的条件要求

(1)本项目下设项目数量不得超过5项,项目参与单位不得超过10家。

(2)青年科学家项目不再设项目,参与单位不得超过3家。

2021年度网络协同制造与智能工厂重点专项申报指南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了“协同网络制造与智能工厂”专项,以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根据本重点专项实施方案部署,制定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该重点专项的总体目标是:针对目前我国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发展模式创新不足、技术能力尚未形成、融合生态不健全、核心技术/软件支撑能力薄弱等问题,以“互联网+”思维为主线,以实现制造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为主题,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制造业与互联网、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为主线,以“创模式、强能力、促生态、夯基础”以及重塑制造业技术体系、生产模式、产业形态和价值链为目标,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推动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相结合,探索引领智能制造发展的制造与服务新模式,突破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发网络协同制造核心软件,建立技术标准,创建网络协同制造支撑平台,培育示范效应强的智慧企业。

本重点专项设立了基础前沿与关键技术、装备/系统和平台,集群、集、用、用、学、用、管、管、用管。

“成技术”和“应用示范”、“基础支撑”、“研发设计”、“智能制造”、“制造服务”、“集成平台”和“系统”五大方向。专项(2018-2022年)实施周期为5年。

2021年,拟按共性关键技术布局,围绕工业互联、工业智能、工业软件等共性关键技术项目22项,全部为青年科学家项目。

项目申报统一按照指南二级标题的研究方向执行(如1.1)。除特别说明外,所支持的项目数量均为1-2项。项目实施周期不得超过3年。申报项目的研究内容必须涵盖该二级项目下指导方针所列的全部考核指标。

青年科学家项目不再设项目,参与单位不超过3家。青年科学家项目负责人的年龄要求是:男的是1983年1月1日以后,女的是1981年1月1日以后。原则上,其他团队成员的年龄要求与上述相同。

指南中“支持项目数为1-2项”是指同一研究方向上,当申报项目评审结果相近、技术路线差异明显时,可同时支持。2个项目将分两阶段进行支持。第一阶段完成后,将评估2个项目的实施情况,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后续支持方式。

1.共性关键技术

1.1工业边缘计算系统级建模语言的设计和开发

研究内容:面向高复用,可移植的工业边缘计算设计

需求,研究支持多种工业边缘应用开发的系统级图形模块化建模语言;研究了分布式部署、动态重构和移植工业边缘应用中微服务和轻量化容器的方法;研究了边缘计算建模语言的分布式语义分析和调度方法。

考核指标:开发工业边缘系统级建模语言,实现10种以上混合设计语言;开发一套建模语言集成开发环境和运行时系统,支持5种边缘计算应用类型的开发;制定了3项以上的国家或国际标准,申请了5项以上的发明专利,并获得了5项以上的软件著作权。

1.2基于区块链的工业互联网可信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大规模工业互联网场景中可信数据交互与协调制造需求,研究了基于网络的内生工业区块链结构,设计适合工业生产场景的区块链机制;研究基于区块链的可信协调制造网络控制技术,实现协同制造数据可信传输机制;研究分布式协同制造技术,实现“区块链+”智能工业原型平台。

考核指标:以“区块链+”智能工业原型平台为核心,开发不少于8个软件构件,具有去中心化制造任务协同能力,支持50种主流工业协议,如 OPC、 Modbus TCP/Modbus RTU;开展汽车、能源行业的验证工作,制定国家、行业/行业标准、行业标准及企业标准,申请发明专利12项以上,软件著作权5项以上。

1.3基于场景驱动的产品生态数据空间设计理论和方法

研究内容:大规模个性化定制面向制造业产品场景化应用

需求方面,针对企业间产品生态数据不互通、服务碎片化等问题,研究基于场景驱动的产品生态数据空间设计理论、跨企业产品生态数据可靠存储、可信交换、集成演化等方法;研究以场景驱动的产品生态数据空间服务引擎,形成主动决策和智能服务等方法和技术;开发基于场景驱动的产品生态数据空间构建、服务和管理原型系统,形成典型化解决方案。

考核指标:建立基于场景驱动的产品生态数据空间设计理论与方法。开发基于场景驱动的产品生态数据空间构建、服务和管理原型系统,围绕核心制造企业在家电、电子等领域开展验证,产品生态协同服务效率提升不少于20%。制定国家、行业/团体/联盟或企业标准2项以上,申请发明专利5项以上,软件著作权5项以上。

1.4基于工业大数据的智能产品质量控制理论与方法

研究内容:研究面向产品质量的多流程数据集成标准、模型及服务体系结构;研究数据驱动的生产、运维、设备故障与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基于深度学习与机器视觉技术相结合的生产操作行为识别技术;研究动态不确定性业务流程建模、挖掘与预测理论/方法;面向电力,电子,能源,特种设备等行业开展相关的理论、方法和技术验证。

考核指标:开发10个以上的工业数据源集成、生产操作行为识别、业务流程挖掘等服务构件;构建10个以上的大数据应用场景,如生产、设备故障、产品质量因果分析;

发产品质量控制软件原型,使产品缺陷率在10%以上,面向至少2个行业开展验证;制定国家、行业或企业标准3项以上;申请专利5项以上,软件著作权5项以上。

1.5多维数据空间与产品生命周期价值链服务理论

研究内容:解决制造业产品生命周期价值链中多维数据空间构建和服务的问题;研究了产品价值链的多维数据可视化分析方法、多角色产品知识生成技术以及基于数据空间的因果推理技术。

评价指标:构建多维协同数据空间的产品生命周期价值链;提出多维数据知识推理方法和技术服务于制造业产品生命周期全业务流程,研发基于多维数据空间的多维因果推理、优化管控、分析服务等软件构件不少于10项,申请发明专利≥5项,获得软件着作权≥5件,在典型离散制造行业验证。

1.6集成复杂产品智能设计的工程知识和数据融合方法

研究内容:工程知识建模与统一量化表征方法的研究;工程知识和数据融合的快速模拟方法;基于数据驱动的多学科智能优化方法;以工程知识和数据融合为驱动,构建集成多学科智能设计软件系统。

考核指标:开发一套由工程知识和数据融合驱动的多学科智能设计软件系统,并在航天、兵器等领域进行应用验证,实现总体、气动、结构、控制等多学科智能优化设计,典型复杂产品的总

与传统设计方法相比,体关键性能指标提高了20%以上,设计时间缩短了30%;申请5项以上的发明专利,5项或5项以上的软件著作权。

1.7几何驱动建模分析一设计集成技术与工具

研究内容:针对航空航天等重点工程领域复杂曲面构件描述复杂、分析精度差、设计过程割裂等问题,研究了复杂曲面参数化建模和连续描述技术,实现高精度参数化表达;对复杂曲面性能分析策略进行研究,实现跨尺度分析计算;研究复杂曲面构件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技术,建立复杂超轻质装备几何驱动优化设计理论体系;开发复杂曲面几何驱动建模、分析、优化一体化软件.

考核指标:开发一套建模、分析和设计一体化软件工具,支持至少2种典型数据格式;在高端装备研发领域开展不少于2项应用验证,设计方案比传统设计降低了15%以上,低维空间结构分析结果的精度比试验分析结果差≤5%;申请5项以上的发明专利,5项或5项以上的软件著作权。

1.8智能生产单元的人机交互和自主控制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智能工厂环境中的人机交互、多机协同等复杂作业需求,研究了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智能生产单元仿真布局和人机交互验证技术;智能人机交互与实时优化技术;多工序路径规划和自主协同控制技术;研究了智能生产单元的人机交互和自主控制示范验证原型系统的构建。

考核指标:突破3项智能生产单元的人机交互和自主协同控制关键技术;构建1套智能生产单元协同作业控制原型系统,支持基于视线跟踪的智能人机交互。申请发明专利5项以上,软件著作权5项以上,国家、行业、团体、企业标准1项以上。

1.9生产线智能协同和自主决策理论——数据/模型混合驱动

研究内容:基于数据/模型驱动的复杂环境下基于离散制造柔性生产需求的智能决策理论;在不确定环境中,实现了分层跨域知识的关联推理和集成演化机制;研究了复杂场景多任务生产线的数字孪生和自动重构技术,实现柔性化和产品定制,并对典型行业进行了验证。

考核指标:围绕离散制造,开发8个基于数据/模型混合的制造过程智能感知、自动重构和自主决策软件构件;对典型行业进行验证,形成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生产过程验证原型系统;制定国家、行业/团体/联盟标准或企业标准2项以上,发明专利申请12项以上,软件著作权5项以上。

1.10基于增强现实的智能装配可视化关键技术及算法

研究内容:以增强现实为基础的智能装配辅助技术为基础,实现智能装配过程的虚实融合;研究基于多种交互方式的可视化智能装配检测方法,实现装配质量在线检测;开发了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智能装配可视化原型系统。

考核指标:实现智能装配可视化至少3项,装配质量在线

关键技术和算法,如检测;开发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可视化分析原型系统,对典型行业进行验证,实现复杂产品可视化智能装配;制定国家、行业/团体、联盟、企业标准1项以上,申请专利5项以上,软件著作权5项以上。

1.11基于数据的群智协同服务多价值链技术和方法

研究内容:以制造企业和协作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以第三方平台为基础的制造业多价值链协同数据运行体系,探索多价值链协同服务模式;研究价值链协同数据的可信性、多义性、相似性、多价值链服务感知、价值挖掘、关联匹配、多链服务等;开发基于数据驱动的群智协同服务组件;在第三方产业价值链协同平台的基础上进行验证。

考核指标:建立典型应用场景和数据运行体系原型,突破以数据为驱动的群智协同服务关键技术,研发以数据驱动的多价值链群智协同服务构件不少于10个,获得软件着作权或申请发明专利≥10项;制定国家、行业/团体/联盟或企业标准5项以上,并通过第三方平台支持多价值链协同。

1.12智能装备云边环境精准运维大数据分析技术

研究内容:面向智能设备运行预测和精确运维的需求,研究基于数据驱动的健康评估、故障诊断和寿命预测算法,实现基于联邦学习的自学习和自诊断功能;

有隐私保护,建立可信设备模型的方法;研究云边协同全计算过程优化部署方案,开发相应的工业云平台、算法库和模型库,实现平台和软构件的验证。

考核指标:搭建工业云平台,开发不少于50个共性算法,构建10个智能装备自学习、自诊断模型,模型准确率达90%以上;优化部署方案使资源利用率达到30%以上;开发支持健康管理、故障溯源、寿命预测等 APP;开展核工业,机器人,高端装备,特种设备等领域的验证工作;申请5项以上的发明专利,5项或5项以上的软件著作权。

1.13超大型结构极限轻量化智能设计

技术和软件

研究目的:研究超大型结构在服役极限轻量化设计中的应用需求,研究力/热功能驱动晶格材料跨尺度计算方法、材料分布表征建模及结构性能映射规律,形成极限服役功能驱动的超大型结构极限轻量化智能设计理论。突破功能结构一体化模型的构建、大规模点阵结构高效计算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开发了智能设计软件原型系统,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验证。

考核指标:开发12个以上的高性能高效计算关键软构件,建立超大型结构轻量化的智能设计理论;研制一套超大型结构件极限轻量化智能设计软件原型系统,可支持高达1000万以上的有限元网格模型的高效数值计算;实施3项以上超大型构

产品设计验证,重量降低30%以上;申请10项以上发明专利。

1.14敏捷开发的工业智能软件的理论和方法

研究内容:面向非 IT背景的工业智能应用,基于预测精度的模型和服务优化迭代,从工业过程驱动到工业数据驱动的颠覆性变革,工业智能软件工程方法研究,智能评估指标驱动软件迭代过程模型的研究;

考核指标:针对工业智能软件的敏捷开发和持续迭代需求,研发了一套工业智能应用软件体系体系,基于CRISP-DM和 MDA框架的工业智能应用软件体系,面向特定领域应用的快速组装平台,以及一套工业数据智能驱动软件组件库,并在3个以上的智能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中得到应用验证。制定行业、团体、企业标准3项以上;申请发明专利5项以上,软件著作权5项以上。

1.15生产设备集成信息建模、智能感知与动态集成的方法与实现工具

研究内容:研究面向制造全过程的生产设备统一信息模型建模方法、知识库和模型库;攻克智能化生产设备互联感知、人机交互、云端普适接入、边缘协同优化运行等关键技术,开发弱耦合、高内聚、高自治的生产设备优化运行构件;研发支持广域异构生产设备互联感知、动态匹配和集成优化控制的智能

生产执行系统。

考核指标:建立至少50个生产设备统一信息模型;开发不少于10个生产设备的智能接入和云边协同软件构件;研发智能制造执行原型软件1套,示范应用于3家典型企业,生产设备互联感知覆盖率达到90%,生产运行效率提升10%;制定国家、行业/团体/联盟标准或企业标准2项以上,发明专利申请5项以上,软件著作权5项以上。

1.16多物理场耦合优化方法在增材制造中的应用研究与工具开发

研究内容:针对航空、汽车、能源动力等领域的产品创新需求,研究了基于密度梯度的变边界加载、边界控制拓扑优化方法;研究产品结构创成式设计方法,包括支撑/粗糙度/打印方向/多工序协同加工/原材料不确定性和失效模式;开发用于增材制造的多物理场耦合优化工具,包括固、热、流、电磁等。

考核指标:攻克

推荐资讯

蜀山区新增六家合肥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近日,卧涛了解到合肥市科技局公布了2017年度合肥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拟组建名单,蜀山区的合肥德通科贸有限公司、安徽天禾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徽风新型合成材料有限公司、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安徽大千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及安徽交建远见园林有限公司获批组建,新增六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截止目前,蜀山区......
2017-09-28

安徽:省重大专项补齐工业“短板”引领转型发展

卧涛了解“十三五”以来,安徽为进一步壮大实体经济,持续扩大有效投入,通过下大力气“抓大谋强”,发挥省重大专项在补短板、增动能等方面的关键作用,有力推动全省工业经济实现了质量和效益的稳步提升。这里是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刚刚建成的高端滚筒洗衣机生产线,在我身旁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还处于试生产阶段,......
2017-09-28

咨询热线

400-0507-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