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卧涛

首页 > 政策奖补

2024年淮北市各地绿色工厂申报和2021年市绿色工厂复审时间流程(认定补贴条件)大全

合肥卧涛 2024-06-27 02:36

2024年淮北市各地 绿色工厂 申报 2021年市绿色工厂复审 来了,此次绿色工厂申报时间流程和各区县认定奖励补贴、条件等内容整理如下,相山区、杜集区、烈山区和濉溪县需要咨询申报的可以免费咨询渔渔为您解答指导!

免费代理指导电话:15855199550/19855109130(可加v)

卧涛小编可以为您带来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评价、专精特新、企业技术中心、两化融合、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公司注册注销、工商办理、股权设计、挂牌上市、软件开发、网站建设、网站外包定制、百度关键词推广、SEO优化等更多项目辅导规划。

1淮北市各地绿色工厂申报2021年市绿色工厂复审时间流程

一、关于2024年淮北市绿色工厂推荐

(一)推荐对象

申报企业应满足《暂行办法》基本条件和评价要求的工业企业,纳入2024年度绿色工厂培育计划的企业优先申报。

(二)有关要求

1.请各县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按照《暂行办法》明确的推荐程序,组织企业开展申报工作,严格把关并择优推荐,于2024年7月26日前将申报材料(县区推荐文件、申报材料)报送市工信局(节能与综合利用办公室),纸质材料一式五份(附电子版)。

2.市工信局将对企业申报材料进行审查,根据需要组织开展必要的核查、评审。经审查、评审符合市级绿色工厂要求的,确定为淮北市绿色工厂。

3.为做好我市工业企业绿色制造体系培育工作,2024年市级绿色工厂推荐数量原则上濉溪县不低于3家,三区及高新区、临涣化工园区各不低于2家。

二、关于2021年市级绿色工厂复审

根据《暂行办法》要求开展2021年市级绿色工厂(名单见附件3)复审。因企业已在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管理平台填报2024年动态管理表,此次复审不再要求企业报送复审表,请各县区开展复审并出具相关意见,于2024年7月26日前反馈至市工信局(节能与综合利用办公室)。

2淮北市各地绿色工厂申报认定奖励补贴(仅供参考)

市级

对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的,分别给予最高5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工业企业实施节能节水改造、工业清洁生产、工业污染防治、工业资源综合利用、节能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等项目固定资产投资200万元以上,按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最高10%,给予不超过50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 2024年版

对新认定的绿色工厂,分别给予国家级50万元、省级30万元、市级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绿色供应链,分别给予3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2021年10月版)

杜集区(自2023年1月1日起,符合本政策规定的,按本政策规定执行)

对新认定的绿色工厂,分别给予国家级20万元、省级10万元、市级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绿色产品、供应链,给予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烈山区(从 2021 年 1 月 1  日执行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

对新认定的绿色工厂,分别给予国家级20 万元、省级 10 万元、市级 5 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绿色供应链,分别给予10 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相山区(2020年发布)

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补20万元,对获得国家级绿色产品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补10万元。

26、对获得省级绿色工厂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补10万元,对获得市级绿色工厂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补5万元。

3淮北市绿色工厂评价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 2025》、《中国制造 2025 安徽篇》和制造强市建设的战略部署和绿色发展行动计划,促 进工业绿色发展。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绿色 制造体系建设的通知》(工信厅节函〔2016〕586  号)、省经 信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皖 经信节能函〔2017〕124  号)》和《关于印发安徽省绿色工厂 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皖经信节能〔2019〕98 号)精神, 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为引导企业绿色发展转型升级,打造绿色制造先 进典型,加快推进我市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对具备用地集约化、 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等特点的 企业经评价授予淮北市绿色工厂(以下称市级绿色工厂)称号。

第三条  市级绿色工厂每年评价一次。评价工作遵循企业 自愿、择优确定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四条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负责市级绿色工厂的评价和管 理工作。各县区经信部门负责本地区绿色工厂的培育创建和申 报推荐工作,并对绿色工厂进行日常监督管理。

第二章  基本条件

第五条 申请市级绿色工厂评价的企业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企业在市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依法设立,在建设 和生产过程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

(二)企业具有较好的经济技术基础和经济效益,在全市 同行业中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三)企业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绿色发展, 内部设有绿色工 厂管理机构,负责有关绿色发展的制度建设、教育培训、实施、 考核及奖励工作,建立目标责任制。

(四)企业制定了绿色工厂建设中长期规划、量化的年度 目标和实施方案,并能确保对绿色工厂创建项目的资金和资源 投入。

(五)企业有较强的质量、职业健康、环保、安全生产和 能源管理水平。通过 GB/T  19001  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GB/T  28001 要求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  24001  要求的环境 管理体系等第三方认证;满足 GB/T 23331 要求的能源管理体系, 通过第三方认证或能源审计(能源审计报告需通过工业节能主 管部门审查)。

(六)企业相关绩效指标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七)企业近三年(含成立不足三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 全、环保、质量等事故,未被列入失信企业、法人代表黑名单。

第三章  评价程序

第六条 绿色工厂评价由企业自愿向当地经信主管部门提

申请,县区经信部门审核同意后纳入当地培育计划,企业按 照市级绿色工厂的相关标准要求完善自身条件。

第七条 在符合市级绿色工厂评价基本条件、满足《绿色工 厂基本要求评价表》及《绿色工厂评价指标表》中必选指标等 一般要求前提下,企业可委托相关机构编制《淮北市绿色工厂 评价报告》(格式及要求见附件)。

第八条 《淮北市绿色工厂评价报告》应依据企业实际情况 进行编制,报告编制人员要按照绿色工厂评价指标要求,客观 公正、实事求是开展现场评价,并确保评价报告中材料、数据、 证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第九条 评价结果符合要求的企业,可向县区经信部门提出 申请,县区经信部门审核后择优向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推荐申报。 各市县区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一步严格推荐申报标准要求, 引导企业不断提升绿色化水平。

第十条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对企业申报材料进行审查,根据 需要组织开展必要的核实、评审。经审查、评审,符合市级绿 色工厂条件的企业名单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网站公示 5 个工作 日,无异议后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文公布,并予以授牌。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一条 市级绿色工厂实行年度信息报送制度,每年年底 企业应总结绿色工厂工作开展情况,书面报告县区经信部门,

各县区经信部门及时总结本地区绿色制造示范成效和存在的问 题,报送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第十二条 市级绿色工厂实行动态管理,满三年复审一次。 复审的市级绿色工厂须对三年来绿色工厂建设管理和实际运行 情况进行总结,形成复审材料报县区经信部门,县区经信部门 初审后上报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委托第三方 机构或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复审,及时公布复审结果。

第十三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撤销其市级绿色工厂资格:

一)未按规定参加复审的;

(二)复审结果不合格的;

(三)企业被依法终止的;

(四)企业提供虚假材料和数据的;

(五)企业自行要求撤销其市级绿色工厂的;

(六)企业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环境、质量等事故,被 列入失信企业黑名单的;

(七)在日常监督管理或节能监察过程中,发现不能继续 保持市级绿色工厂一般要求的。

第十四条  被撤销市级绿色工厂称号的企业,三年内不得 重新申报市级绿色工厂。

第十五条 市级绿色工厂所在企业发生更名,应在办理相 关手续后 30 个工作日内申请名称变更。若发生重组等重大调整 的应在办理相关手续后 30 个工作日内申请复审。

第十六条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对变更名称和撤销市级绿 色工厂的企业,发文公布。

第十七条 评价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欺瞒现象等情况的, 取消申报企业的申报资格,三年内不得再次申报,委托专业机 构组织评价的,三年内禁止该机构在我市开展绿色工厂评价相 关工作。

第十八条 原则上从市级绿色工厂中择优推荐申报省级绿 色工厂、国家级绿色工厂,并依据有关政策,对绿色工厂企业 给予相关支持。

将市级绿色工厂推荐给相关金融机构,争取相关绿色金融 产品支持。

第五章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原淮北市经济和信息  化委员会发布的《淮北市绿色工厂建设评价和管理办法(试行)》 (淮经信节能〔2018〕77 号)同时废止。

以上就是小编将为大家具体讲解的内容,希望会对大家有个帮助!需要咨询商标、专利、软著知识产权、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成果评价、专精特新、企业技术中心、两化融合、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公司注册注销、工商办理、股权设计、挂牌上市、软件开发、网站建设、网站外包定制、百度关键词推广、SEO优化等更多项目的请直接联系渔渔:15855199550,微信同号,为您解答指导!

 

 

分享到
新浪微博

新品推荐

热点推荐